本文简介:这里是小初高在线为你收集的衡水中学历史一本通高分手册.pdf文件7.79MB,418页。

文章开头广告

资料名称:衡水中学历史一本通高分手册.pdf
文档属性:PDF文件,7.79MB,418页

内容摘抄:


目录
古代中国和古代世界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
一、古代中国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4
二、古代世界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63
三、近代世界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92
四、近代中国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162
五、现代世界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239
六、现代中国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16
七、考前冲刺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96
史学常识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396
应试技巧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405
高中历史综合模拟 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 407


考点 1 分封制与宗法制

主干梳理
关键词: 嫡长子继承、血缘、等级、贵族政治

1. 分封制
(1)目的:巩固西周奴隶主贵族的统治。
(2)对象: 王族 、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,其中 王族 是分封的主体。
(3)内容:主要分封 土地 和人口。
(4)作用:巩固王权、加强统治;开发边区、扩大疆域;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。
(5)瓦解:春秋时期遭到破坏,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推行郡县制。秦朝统一后推广 郡县制,废除了分封制。

2. 宗法制

(1)目的: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,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 、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。
(2)含义:宗法制是用 父系 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、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。
(3)内容:以 嫡长子继承制 为核心;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体系。
(4)特点:血缘和政治相结合,形成“家”和“国”一体的统治。
(5)影响: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,有利于 统治集团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。

考点深化
1. 分封制
分封制、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
(1)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。
(2)中国的姓氏中,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,如宋、鲁、郑、陈等。
(3)中国的省份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,如山东省简称鲁、山西省简称晋等。

2. 宗法制
(1)宗法制导致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,也推动了封建社会中的皇位继承的嫡长子 制等原则的形成。
(2)后世的家族家谱的修订、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,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、认祖归宗、 渴望亲情等传统观念,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,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。
(3)宗法制对今天而言,其重视家庭、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,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。但是,过分强调家庭本位,过分重视人情关系,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,使个人的自主意 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,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有些违背。

〔跟踪训练〕
1.(新课标卷全国Ⅰ卷·24)周灭商之后,推行分封制,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,都朝歌(今河南淇县);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,都奄(今山东曲阜);封召公奭于燕,都蓟(今北京)。分封( A )
A.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

B.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

C.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

D.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


【解析】 根据材料“河南”“山东”“北京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,周王分封王族成员,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,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,故 A 项正确。周不存在君主专制,B 项错误,排除;C 项错在“直接控制”,排除;材料并未体现“世袭特权”,且据所学可知“世袭特权”确立于夏朝,D 项错误。

2.(全国卷Ⅲ·24)“教民亲爱,莫善于孝;教民礼顺,莫善于悌;移风易俗,莫善于乐;安上治民,莫善于礼。”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( A )
A.宗法制

B.禅让制

C.郡县制

D.察举制


【解析】

A 对:材料中强调的“孝”“悌”等思想是受宗法观念的影响,其产生的制 度渊源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。

B 错: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族联盟首领产生的方 式,和题干材料无关。

C 错: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的行政管理制度,与材料中的 “孝”“悌”等思想无关。

D 错:察举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,与材料中“孝”“悌” 等思想的产生无关。

「衡水中学历史一本通高分手册.pdf」,点击链接或复制整段内容,打开「夸克APP」即可获取。 /~c4f238GUoL~:/ 链接: https://pan.quark.cn/s/87081749d940
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。